一公局
|
2020-10-09
|
“人雖減少了一半,但卻比以前更輕松,不得不說這個‘小推車’太方便啦。”不久前,鄭西高速堯欒路面二標現場工人王展翅成功試驗了項目新發明的“護欄遮擋防護瀝青噴灑裝置”。
七公司參建的鄭西高速是豫西南旅游業發展的經濟大動脈,也是河南省政府確定的公路示范項目,沿途串起白云山、老君山等40多處景點,素有“最美高速”之稱,對工程品質要求很高,妥善處理好施工工序對工程質量的影響至關重要。
“現有公路橋梁修建完成后,需要進行橋面防水層施工,傳統施工模式一般采用人工手動潑灑或者智能噴灑車噴灑,兩種方法都容易將環氧瀝青噴灑至護欄上,導致后期處理特別麻煩,耗時耗力不說,還影響整個工程外觀品質。”項目總工劉月麗指著施工圖紙說道。
傳統的橋面防水層施工保護護欄方式不能采用,但是怎樣才能解決呢?這個問題一直在劉月麗的腦海里縈繞著,讓她徹夜難眠。而且眼看著項目即將進入橋面防水層施工階段,改進護欄防污染施工迫在眉睫。
兩天兩夜,劉月麗帶著技術團隊不斷翻閱資料進行探討,并到現場勘察。看著工人推著小推車從身邊路過,速度快且穩,“如果護欄防護布也可以移動呢?”副總工辛大亮不禁想到了這個法子。劉月麗拍掌認同,“可以制作一個滑板,一個只屬于施工橋面防水層保護護欄的滑板車。”
說完,她帶領現場技術員來到兄弟單位的鋼筋加工廠,與鋼筋工人邊溝通邊開始焊制“滑板車”。用一塊防護布和鋼筋做成能搭在橋梁護欄上的框架,再裝上滑輪進行驗證施工。“傳統的橋面防水層、粘層施工前要對橋梁護欄進行成品保護,此裝置可以對護欄進行遮擋,不用使用塑料薄膜遮擋材料,相較于傳統施工方法節省了人力物力。”劉月麗高興道,“這樣既保證了橋面護欄的外觀質量,又避免了環氧瀝青的附著污漬污染,后期驗收也不愁了,色差缺陷也基本沒有了。”
“出乎意料,看著很普通的一項施工改進技術,卻能使現場施工完全看不到痕跡,可以說是我監管過的項目中最有創意的一項發明。”經項目推廣使用,此項裝置獲得了現場高級駐地監理工程師楊海勇的好評。
在劉月麗和技術團隊的共同努力下,此項發明裝置已經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實用新型專利受理。不僅如此,項目技術團隊為打造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“生態路、環保路、旅游路、示范路”,不斷摸索創新,實施運用了不少小發明、小創造。
采用圓軸制砂機,將溢料二次加工成砂石料,做到工完場清;采用二維碼質量日報制控制瀝青施工情況,采用6米直尺檢測、大型銑刨機精銑刨控制路面平整度,采用自行加工改性瀝青,節約成本240多萬,撰寫的多項QC成果在河南省建筑業協會獲獎……一項項舉措的實施應用,為鄭西高速堯欒路面二標項目建設筑起了品質保障。(七公司 儲如丁)